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,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并传承至今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智慧,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。为深化青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3月19日,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的三十位同学走进水湘社区,与上城区非遗黏土捏塑传承人丁建华老师面对面交流,亲身体验非遗黏土捏塑技艺的魅力。

课堂上,丁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黏土捏塑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。丁老师捏、搓、揉、掀等各种精湛技艺和生动的讲解,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。随后,在丁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,同学们亲自体验了近期全民偶像“哪吒”的制作过程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,它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,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。这种跨民族、跨地域的共享文化形式,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,成为各民族团结一心、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。为文化认同与情感交融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最后,学生代表迪娜·肯加汗兴奋地说道:“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黏土捏塑,今天能够亲身体验,感觉非常神奇,也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,以后要将这次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乡的亲朋好友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