粽叶飘香,情满端午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,5月23日,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涂子晗、刘若雨、杨佳瑶、陶佳宁、李娴静、陈璐萍、江雯慧携手6名留学生走进高教社区三沐画苑,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主题活动。在三沐画苑负责人孙雅男的带领下,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共同制作了北方三角粽与艾草门挂,在体验传统习俗的过程中感受节日魅力。
活动伊始,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Mohamed以流利的中文为大家讲解端午节的起源,从屈原投江的典故到民俗活动的演变,他用细腻的视角讲述了节日背后的文化记忆。紧接着,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淳浩和摩洛哥留学生李达则以粽叶循环利用、艾草环保价值为切入点,分享了他们眼中端午节蕴含的生态智慧。几位留学生的精彩讲解,不仅展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,更引发了在场同学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理念交融的深入思考,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。
随后,孙雅男详细介绍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。她从赛龙舟、挂艾草菖蒲,到佩香囊、吃粽子,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娓娓道来。讲解结束后,孙雅男亲自示范,带领大家制作北方三角粽。在她的悉心指导下,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,指尖的粽叶将糯米、甜枣、红豆包裹成形,一个个形态各异却各具特色的粽子逐渐完成。当蒸锅揭开,粽香四溢,大家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,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的笑容。
在艾草门挂制作环节,孙雅男逐一讲解菖蒲驱邪纳福、艾草驱蚊安神的功效,以及五彩流苏吉祥安康的寓意。在制作过程中,她耐心协助每位学生调整造型,确保每个人都能顺利完成。通过亲手制作艾草门挂,留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这一传统技艺,更深刻理解了艾草、菖蒲的药用价值以及端午节悬挂艾草门挂的民俗寓意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愈发深入。
活动尾声,中外学生手提艾草门挂合影。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,都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中国学生感慨道,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互动,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感悟,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。留学生们则兴奋地表示,这次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增进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,也加深了与中国同学之间的友谊。
此次活动是高校推动“文化育人”的生动实践,不仅为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,更增进了中外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。正如一片粽叶包裹中外情谊,一束艾草串联古今智慧,这场端午之约化作了文明互鉴的纽带。未来,中国计量大学将继续开展此类文化交流活动,在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旋律中,奏响中外青年携手传承文化的时代强音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