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English

当前位置: 引导页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

中国计量大学中外学生志愿者助力特殊儿童多元发展

作者:刘美兰 涂子晗时间:2025-05-08点击数:

为深入贯彻“弱有所扶” 的社会精神,4月30日,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涂子晗、杨佳瑶、刘若雨、陶佳宁带领四名来华留学生,赴爱贝儿童康复中心开展“融合教育・共筑未来”主题志愿服务活动。此次活动通过科学设计的互动游戏与个性化分组教学,为特殊儿童群体提供了多元化发展支持,彰显了高校在推动社会融合与教育公平中的积极作用。

活动伊始,志愿者团队结合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,精心策划了“老鼠抢粮”“开心夹夹乐”“球球接力”三项互动游戏。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与规则执行,有效提升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能力,在集体协作中培养了良性竞争意识;不仅强化了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与动词认知水平,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反应速度与共同关注能力。针对儿童个体差异,志愿者团队采用动态分组策略,确保每位儿童都能在适合的难度下参与活动,充分体现了“因材施教”的教育理念。

中国计量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始终秉持“双语、双文化、双能力”的人才培养目标,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化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。此次活动中,中外学生组成的跨文化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协作能力:留学生通过语言优势与文化差异视角,为活动设计注入国际化元素;中国学生依托专业知识,精准把握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。这种“中外融合、知行合一”的实践模式,不仅提升了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,更促进了中外青年在公益服务中的文化交流与价值认同。

爱贝儿童康复中心作为杭州市残联定点机构,长期致力于为孤独症、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支持。此次合作是高校资源与社会服务机构的深度联动,通过“游戏治疗+文化融合”的创新形式,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关爱有机结合。活动中,志愿者们以“温柔的坚持”为原则,运用ABA行为分析法等科学方法,帮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肢体,语言能力提升。这种“医教结合”的实践路径,为特殊教育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。

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,是中国计量大学落实“三全育人” 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。通过将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,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,更以实际行动响应了国家关于 “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” 的政策号召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,构建 “高校-社区-家庭”协同育人机制,为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贡献高校力量。

版权©2018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.保留所有权利

电话:0571-86914516  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

邮编:310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