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English

当前位置: 引导页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

浙疆同心聚双节 党建引领话团圆——中国计量大学以特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
作者:刘洋时间:2025-10-01点击数:

金秋九月,丹桂馥郁,在国庆、中秋双节将至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交汇点,中国计量大学以党建为引领,在学校“量小聚”开展“浙疆同心聚双节,老少携手话团圆”主题活动。校党委副书记程刚、原校纪委书记章建生、校关工委成员、统战部、学工部、离退休工作处、后勤、人文与外语学院负责人与30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欢聚一堂,在温情互动与协作实践中厚植民族团结情,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
活动伊始,程刚的讲话便为现场注入温暖力量。他指出,30名新疆学生来自于多个民族,是校园中鲜活的“民族文化符号”,学校始终以党建为抓手,将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纳入“三全育人”体系,从学业指导到生活保障,全方位为学子打造“第二故乡”。学校聚焦细节关怀,“量小聚”场所的设计初衷、饮食住宿的精准调配,让学子们切实感受到学校“把关怀落进日常”的用心,更坚定了大家在浙安心求学的信心。

校领导为每位学生亲笔书写寄语,传递着对民族生的期许与关爱。校关工委、离退休工作处、后勤公司负责人则为学子送上精心准备的节礼——印有校标的月饼与颗颗紧抱的石榴。月饼是后勤师傅反复调试口味的“团圆甜”,石榴是关工委老教师精挑细选的“团结象征”,这份礼物既藏着长辈对晚辈的牵挂,更满含学校对民族生成长的殷切期盼。

“三重意义庆团圆”切蛋糕环节成为活动温情高潮。现场3个蛋糕承载着特殊寓意:第一个见证18岁学子的青春成长,愿他们在浙开启人生新篇;第二个致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,共忆家乡发展荣光;第三个礼赞祖国76岁华诞,传递“家国同心”的赤子情。点亮蜡烛、切分蛋糕,甜蜜的滋味在空气中蔓延,也让“老少携手、亲如一家”的氛围愈发浓厚。在场的每个人也心中默默许愿,愿成长有温度,愿家国皆安康!

协作烹饪环节让现场充满烟火气,更成为文化交融与情感联结的纽带。切蛋糕后,师生迅速开启“协作模式”:新疆同学手把手教大家制作薄皮羊肉包子、辣子鸡,分享家乡美食的烹饪诀窍与背后的文化故事;浙江的老师则耐心示范油爆虾、番茄炒蛋的做法,讲解浙菜酸甜鲜香的特色;后勤师傅还贴心送来学子们心心念念的大盘鸡、羊肉串、烤包子。锅铲碰撞的声响、食材蒸腾的香气、师生间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,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在协作中碰撞融合,每一道菜品都成为“浙疆同心、共促成长”的生动注脚。“和老师一起做饭,就像在家和家人忙碌一样,特别温暖。”“吃着甜月饼,剥着红石榴,心里满是幸福感。”学子们的话语里满是对这份温暖的珍视。

活动中,新疆学子带来的民族歌舞点燃全场,灵动的舞姿、欢快的旋律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让现场师生更直观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风采;学子们还提笔在校园明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思念、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祖国的祝福,将在计量大学感受到的温暖与成长点滴,化作书信寄往远方的家乡。

此次活动由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党委、离退休党委联合主办,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赵蓓茁工作室承办,是学校深耕民族生培养的生动实践。长期以来,工作室的老师们始终扮演着多民族学生“朝夕相伴的引路人”角色,围绕民族生成长需求,构建起“思想引领+生活关怀+学业帮扶”的全方位培养体系——学业上,通过一对一辅导、学习小组等形式帮民族生攻克知识难点;生活中,主动关心学子日常需求,及时解决住宿、饮食等问题;思想上,以主题分享、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学子树立正确价值观。工作室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聚焦民族生成长需求,设计更多贴近学子生活的实践活动,推动各民族学子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进步,让“浙疆同心”的温暖情谊在校园里生根发芽,助力民族学子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为民族地区发展与国家建设贡献力量。



版权©2018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.保留所有权利

电话:0571-86914516  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

邮编:310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