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8日下午,应人文与外语学院邀请,我国著名计量史专家丘光明研究员莅临中国计量大学,在“度量衡史研究的方向与未来”座谈会上做了“关于大小制的产生”的主题演讲,与会者都尽情发言,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。
丘光明,女,1936年生于南京,1957年毕业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,1976年开始投身于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的研究,1980年参与编辑出版《中国度量衡图集》,先后在《文物》《考古》《考古与文物》《中国计量》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,并出版有《中国度量衡考》《中国科学技术史·度量衡卷》《中国物理学史大系·计量史卷》《中国古代计量史图鉴》等书,是中国计量史领域的权威专家,被日本计量史学家盐田重雄称为中国计量史界的“双璧”之一。
在我校展开计量史研究的座谈是丘先生的宿愿,本次借她莅临杭州之际,人文与外语学院计量史、计量文化研究所主办了本次座谈会。参会者除丘光明和我院部分老师外,还有华侨大学前校长、中外关系史学会前会长丘进、浙江本地的度量衡收藏家杨光、孙寅初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数位老师。
会议伊始,由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邱高兴教授首先致辞,对我院的计量文化建设做了简要介绍,并对今后中国计量大学的计量史、计量文化研究提出了期许。
之后进入丘光明研究员的主题发言,丘先生不顾旅途的疲惫,不畏85岁的高龄,精神矍铄地完成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主题演讲。丘先生首先从自身的度量衡研究历史讲起,娓娓道来,着重指出了已故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郭正忠先生的著作《三至十四世纪的权衡度量》的重要意义。丘先生对于她与郭正忠先生研究的分歧做了详细的辨析,将问题聚焦于从东汉至隋代度量衡大小制的产生。丘先生认为所谓大小制应是指国家法定度量衡制的变化,具体指隋文帝时期的度量衡大一统。与会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大多对丘先生的观点表示认同,并结合自身研究有所阐发。度量衡收藏家杨光先生结合自身对伪满洲国度量衡的收藏展开交流,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。座谈会持续近三个小时,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。
丘光明还表示近几年将争取完成她的论文集,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她的言传身教、她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感染着参会的每一位。这次来访期间,丘光明多次提到已故光学专家、国际计量委员会前委员王大珩院士对她讲过的一句话——“不要忘记你的祖宗”,提醒我们后辈人慎终追远,不忘历史。在计量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,追寻与标记计量的历史、弘扬与传承计量文化仍是我们的责任。关于这一点,作为中国计量大学的一员,我们应铭记在心。

